@房财经 王哲
4月26日,周五。戚金兴领导的滨江集团,“随大溜”发出了2023年年报。
尽管头顶民营房企最后“门面”的光环,但滨江集团交去年的成绩单,并没有让外界感到鼓舞。
它已经连续两年增收不利了。
2023年,滨江集团营收增速和利润下滑之间的剪刀差,正在进一步拉大中。不仅如此,2022年还增长的归母净利,在过去的一年也开始下滑。
整体营收704.43亿元,同比增加69.73%;净利润28.52亿元,同比下降26.85%;归母净利25.29亿元,同比下降32.42%。
从数据看,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为,去年的投资和联合营项目收益,均有了较大程度的减少;此外资产减值37.8亿元,同比增加438.46%。
一系列因素夹持下,滨江集团去年在营收暴涨的情况下,营业利润仅为50.55亿元,同比减少了4.98%。
与下滑的利润相比,滨江集团的家底微有增长。
截至上年末,总资产2900.32亿元,较年初增加5.01%;总负债2315.77亿元,较年初增加3.62%;资产负债率79.85%,较年初减少1.06个百分点。
净资产584.55亿元,较年初增加10.88%;其中归母净资产253.02亿元,较年初增加7.5%。
净资产权益占比43.28%,但滨江集团过去一年的归母净利分掉了净利润的88.67%。
值得指出的是,这种现象已连续两年发生在滨江集团身上。2022年,滨江集团少数股东权益占比为55.36%,但分得的利润只占到净利润的4.36%。
对于这种现象,滨江集团去年在回应投资者时表示,少数股东权益系所有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拥有的权益;而少数股东损益,为当期交付项目合作方所享有的利润,两者不可比。
但这样的解释显然有些牵强。浏览其过去几年的财报,“克扣”少数股东利润的现象,在2022年之前并不明显。
事实上,滨江集团一贯有着“隐形城投”的绰号。它多年来以小股操盘的方式,仅用较少的资金,即撬动起更多的项目,在牢牢掌控项目操盘权中,抽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。
这种做法,不仅让滨江集团在财务上有更多的腾挪空间,在行业越来越难的背景下,更有嫌疑在操盘项目中,尽可能多的吞噬合作方利润,而粉饰自己的数据。
债务方面,滨江集团过去一年显得很从容。并没有短期任何债务;长期借款258.24亿元,较年初减少26.11%;长期应付债券21.86亿元,较年初减少45.28%。
但应付账款较年初增加50.26%,为55.58亿元。这背后或许说明,其付款周期拉长较以往,拉长了。
期末,拥有现金及等价物326.49亿元,同比增加34.48%。
尽管存在少数股东让利的现象,但良好的现金流储备,让滨江集团去年员工的收入增加不少。
截至2023年末,滨江集团拥有员工1707人,较2022年1727人,减少20人。过去一年的员工总开支为6.96亿元,较2022年6.15亿元,增加13.17%。
过去一年的员工人均年收入40.77万元,较2022年35.61万元,增加14.49%。
高管方面,去年的董监高总薪酬为1612.72万元,较2022年1657万元,减少2.67%。主要原因是已经离职的原总裁朱慧明,去年的薪酬并非全年。
除此之外,包括戚金兴在内的一众董监高,已连续多年薪酬未变。
其中薪酬最高者为新任总裁张洪力260万元,另外两名副总裁李渊、郭清均为230万元,而戚金兴则多年来一直为120万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