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C端顶部LOGO

豪横人姚振华折戟汽车业务,反被资本伤了

房财经 ·

2022/07/26 12:21

阅读:

评论: 0

@房财经 王哲

豪横人姚振华,目下正危机四伏。

自去年宝能集团爆发流动性危机以来,一年时间已过,不仅没有丝毫缓解,却正以另一种状态,渐渐滑向崖边。

近日,姚振华的宝能系,同时发生多轮“地震”,这让他的商业帝国,开始变得松动起来。

一面曾经被赶下台的股东要复辟;一面自己的亲儿子跟爸爸突然翻脸;还有,对已经脱离掌心的资产,还想着再拽回来……

一向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的姚振华,突然间反被吊打。能否扛过此波冲击?将关乎他往后的命运归宿。

从当下的形势看,姚老板凶多吉少。

内忧外患接连爆发

关于南玻A的最新消息是,7月20日,独立董事朱桂龙发布一则公告,大体意思是,尊重此前董事会决议,但要求相关人员履行职责,保持公司正常经营,不能引起市场波动。

这话更多是说给南玻A,以陈琳为首的四名董事听的。

事情的起因从6月底开始。南玻A董事张金顺辞职,9名董事席位,空出了一个。没过几天,董事会秘书杨昕宇也提交了辞呈。

7月8日,南玻A董事长陈琳提议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,选举前海人寿CEO、执行董事沈成方,为新南玻A新董事。

但此事并未通过,陈琳、程靖刚,朱乾宇、许年行四位董事同意;王健、姚壮和、程细宝,独董朱桂四位董事反对。

随后的7月16日,南玻A董事会再一次开会,除了7月8日的议题,外加一项免去王健董事之职。同样4:4打成平手,再次搁浅。

在这期间,7月11日,前海人寿母公司钜盛华,在宝能集团官网上,发布前海人寿股东临时大会和董事会临时会议,废黜了沈成方前海人寿所有职位,以及陈琳的监事职务。

但此事未按公司章程和监管要求,通知前海人寿所有董事、监事,也未在相关监管机构处备案。

7月15日,银保监会就此事发布公告,认为钜盛华作为前海人寿控股股东,直接干预公司正常经营,不符合相关规定。并对姚振华进行约谈,要求其立即整改。

前海人寿及子公司,目前持有南玻A21.16%股份,为其第一大股东。长期以来,在资本市场所向披靡的前海人寿,为姚振华的宝能集团立下汗马功劳。

而陈琳、沈成方等人,也是跟随姚振华十余年的老部下。为何此时突然与老板公开对着干?

此事绝非偶然,看来双方矛盾已久。

这边内讧还没处理完,那边外患又冒了出来。

姚振华通过旗下中山润田控制的中炬高新,二股东中山火炬集团,联合一致行动人鼎晖寰盈,于7月18日通过大宗交易增持中炬高新868万股,占比1.09%。其持股比例增至12.31%。

中炬高新2021年收入为51.16亿元,净利润约7.42亿,市值约280亿,仅次于海天味业。旗下拥有“厨邦酱油”等知名品牌。

有意思的是,火炬集团此举,是在大股东中山润田,被动减持的情况下进行的。

7月15-18日,中炬高新控股股东中山润田,被动减持1270万股,最新的持股比例从19.44%降至17.84%。

火炬集团此举,路人皆知,它要公然重夺已失去许久的大股东地位。

此时,正当绝佳时机。

此外,7月21日晚间,韶能股份公布了第一大股东深圳华利通投资,所持的1.4161亿股份,将再次被司法拍卖的公告。

一个月前,该笔股份已经拍卖完成,但最终并未缴纳资金而流拍。

华利通为宝能系旗下子公司,持有韶能股份19.95%股份,为第一大股东,而此次被司法拍卖的股份,占其持股比例的65.56%。

宝能系松动

几乎同一时间,宝能集团旗下多家主要公司,同时生变。

这一切,皆因宝能集团的庞大的债务危机引起。截至2021年12月31日,宝能集团总资产约4300亿,有息负债合计为1918亿元,对外担保余额308亿元。

为了还债,姚振华接连掏空了韶能股份、中炬高新。

2021年9月24日,韶能股份发布公告,其控股股东华利通持有的1.416亿股被司法冻结。两周后的10月8日,华利通持有的另外7395万股,亦被冻结。

至此,华利通所持的2.16亿股,全部被司法冻结,占其持股比例的100%,占韶能股份总股本的19.95%。

而冻结的原因为,姚振华通过华利通,将其所持韶能股份全部股份,为观致汽车融资租赁,提供了担保,后者债务到期无法支付,进而连带华利通背锅。

6月16日,第一批被冻结的1.416亿股,第一次在深圳市中院淘宝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,进行公开拍卖。起拍价6.11亿元,保证金6000万元。

竞拍者两家公司,一家为深圳方富公司,另一家据称为广东大型国企。最终,方富公司经过318次竞拍后,以13.05亿元,溢价114%的价格,竞拍成功。

但诡异的是,该公司成功拿下后,并未在规定的7月1日前,剩余12.45亿元尾款一分未付,导致流拍。而其6000万保证金亦被没收。

坊间传闻姚振华用了6000万元的代价,找了一家公司做替身,成功延缓韶能股份股东权益的变更,为自己争取更多时间。

最新的动态是,8月24日,该部分被冻结股票将再一次拍卖。此次的条件为保证金提高至1.4亿元,起拍价也调高至7.2亿元。不知姚老板还会想出啥招来应对。

中炬高新的问题,大抵也是如此。

在2015年4月起,姚振华通过前海人寿多次举牌中炬高新,持股比例增至24.92%后,力压火炬集团,成为大股东。

此后,前海人寿将所持全部股份,转让给宝能集团旗下中山润田,后者成为中炬高新控股股东,但最终的实际老板还为姚振华一人。

自2021年6月23日,中山润田持股比例达到25%以来,过去一年多时间,其累计被动减持中炬高新股票,已达7.16%。

不仅如此,中山润田原计划于2021年6月起,累计回购不低于1%的中炬高新股票,但12个月的有效期到了,其只完成了67万股,不到增持计划的10%。

这直接引来了证监会广东监管局,对中山润田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。

外部已然隐患重重,此时内部却又出了问题。前海人寿的老部下,开始策反了。

前海人寿2021年报显示,其实现归母净利润1.16亿元,同比202年的11.39亿元,下降89.85%。而今年第一季度前海人寿,保险业务收入109.55亿元,同比下降78.53%,净利润为-23.23亿元,同比下降441.3%。

有消息认为,前海人寿业绩呈断崖式下跌,操盘者沈成方等人,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

对整个宝能系而言,其已经四面楚歌,如果前海人寿再倒下,这对姚振华打击将是毁灭性的。

正因如此,姚振华开始决定向老部下动刀。但反过来,在陈琳、沈成方等老部下眼里,也正是受到了宝能系其他板块的拖累,才导致前海人寿也陷入困境。

矛盾的核心或许就在于此。双方都在埋怨对方拖累了自己。

但不管如何,南玻A临时股东大会,将于8月3日召开,议题依旧是关于新增董事。姚振华与旧部谁会胜出,十天后将见分晓。

折戟汽车

一向在资本市场横冲直撞的姚振华,迎来了人生反转,正被自己曾经种下的因,一步步反噬。

事实上,至少有一年的时间,姚振华一直处于各种被动局面。但这并未影响他的自信,直到3月份,他依然认为宝能只是出了一点小问题,大盘依然稳固。

3月17日,因宝能系一桩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的案件,姚振华被广州市中院公示,称其下落不明。而自今年以来,姚振华因下落不明被公示,至少已有三次。

随后,宝能迅速回应,姚本人也第一时间接受媒体采访,称只是欠了银行7个亿加一些小利息而已,都是小业务。

而宝能集团出现的问题只是暂时性的流动性问题,目前正在处置一批优质资产,相信结果会不断好转。

然而四个月过去了,结果不仅没有好转,反而朝着更坏的方向驶去。

梳理宝能集团过去几年的种种,其危机的形成,一方面因高杠杆模式带来的风险;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,其汽车业务的坑太大了。

自2017年正式进军汽车领域以来,姚振华在汽车业务上,至少已花出去500多亿元巨资。

而其换来的是,观致汽车的销量几乎可忽略不计;一大堆建成没有设备,或还没建成的半拉子汽车厂房;以及新发布的BAO品牌,和几款离上市尚早的概念车型。

其早先收购的观致汽车,近年来的销量持续下跌。2019年2.27万辆;2020年1.31万辆;2021年4218辆。最新的2022年6月份,观致7仅卖出去182辆。

生产基地方面,除了收购观致汽车拿到现成的常熟基地外,还有深圳、安徽、西安等建成的基地。此外,尚未建成的贵州、昆山、广州等生产基地,都处于尚未开工或仅开了个头便烂尾的阶段。

更甚者,今年4月,宝能汽车在云南昆明的两个生产基地,直接被当地政府叫停。

原因是,自2018年备案后,项目逾期2年未开工建设,未通过云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作出说明,也未撤回备案信息,经提醒后也未作出相应处理。

企查查显示,截至目前,宝能汽车从2020年起,共涉司法案件128起,其中2022年就已达到54起;另有被执行案件9起,被执行总金额63.7亿元;被限制高消费7次。

姚振华对汽车业务的衷情,丝毫不输于许家印。二人同为了汽车梦,砸下重金。

唯二不同的,一是恒大早已暴雷,宝能正在滑向暴雷的路上;二是恒大的恒驰5已经预售,而宝能的新能源汽车,还在一张张规划设计图中,不断徘徊。

单从汽车板块看,姚振华一败涂地。

有媒体报道的最新消息是,姚振华打算把钜盛华持有前海人寿的51%股份,全部转让给广州科学城集团,双方已签订框架协议。

此事若能成真,姚振华何必还向其老部下动刀呢?


温馨提示:本文著作权,归房财经所有;转载、摘录请注明出处。更多精彩文章,请在百度上搜索“房财经”。联系方式23012058@qq.com
关键字: 姚振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