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C端顶部LOGO

踩错节拍,远洋集团掉入收购陷阱

房财经 ·

2022/10/20 08:52

阅读:

评论: 0

@房财经 胡海波

从“买买买”到“卖卖卖”,李明像似换了个人间。

10月17日,远洋集团向中国人寿出售了位于北京中国人寿金融中心写字楼10%股权,作价2.33亿元。

今年以来,远洋集团已经通过卖资产和抵押,累计回笼资金超百亿元。但这依然盖不住远洋系过去几年过度“挥霍”,埋下的大坑。

10月12日,远洋集团旗下远洋资本,就此前发起展期的“SINOCL 6 10/25/22”美元票据,提出同意征求。邀请合格票据持有人,同意与票据有关的若干修订和豁免。

换句话说,远洋资本已经暴雷了,只不过没有烧到上市母公司远洋集团身上。

在地产寒冬中,没有谁能够幸免。远洋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明向来低调,但在过往一年多里,却十分反常,大手笔买进红星地产。历时经验表面,地产白衣骑士不好当,如孙宏斌、李思廉,以为廉价买下万达资产。现在,李明也步入他们的后尘了。

时机非常不佳。随着恒大集团暴雷,整个地产行业进入衰退,购房者信心深受打击,激进一把的李明,一脚掉进了坑里。

赚钱还是赔本?

10月17日的交易,主体为北京万洋世纪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,持有中国人寿旗下地产公司国寿远通置业10%的股份,后者则是中国人寿金融中心项目的持有人。

北京万洋世纪成立于2008年,注册资金4100万元。于10月17日交易发生的当天,唯一股东从沈阳万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,变更为上海崇远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,后者是此次交易的转让人,为远洋集团全资子公司。

国寿远通置业成立于2011年,注册资金25亿元,分别由国寿投资、中国人寿资产管理、北京万洋世纪拥有71%、19%、10%股份。对应的出资比例分别为17.75亿元、4.75亿元、2.5亿元,均于2014年5月9日实缴完成。

公告中称,远洋集团的此次交易,最终将获得约1.649亿元的收益。

有资料显示,中国人寿金融中心项目地处北京CBD核心区域,当初的拿地价为26.65亿元。对应10%的股权,北京万洋世纪当初应该至少拿出2.665亿元。

而最终2.3317亿元的售价,收益从何而来呢?

公告显示,北京万洋世纪目前未经审核的净资产为6830万元,而2.33亿元的售价,录得1.649亿元的收益,并没有错。

并且根据北京万洋世纪的净资产,可算出中国人寿金融中心项目的净资产,应为6.83亿元。

那么问题来了,从实缴2.5亿元,到拿地需支付2.665亿元,北京万洋世纪的净资产为何只有6830万元?

而且公告也明确指出,北京万洋世纪2020年、2021年的亏损额分别为2万元、2.1万元。这充分表明,其净资产的缩水并非因为亏损而来。

唯一的解释,也许北京万洋世纪当年拿地的时候,就没有出资投入,而是由大股东慷慨垫之。

豪华阵容兜底

与其他陷入困局的开发商相比,远洋集团有着大股东中国人寿的加持,其卖资产的步伐并不吃力。

目前,中国人寿持有远洋集团29.59%的股份。自今年以来,已3次对远洋集团进行输血。

今年4月24,远洋集团旗下北京航颐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,出现股权变更,其注册资金由100万元,猛增至47.8亿元。北京航颐主要对应的资产为,北京酒仙桥商圈的颐堤港一期项目。

而新进入的两个股东,分别为国寿置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、国寿启航壹期(天津)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,均为中国人寿旗下子公司。

此次颐堤港一期项目引入新的投资者,为远洋集团带来了30亿元的资金回笼。

7月21日,多家媒体报道,远洋集团抵押所持的成都远洋太古里项目50%股权部分,向中国人寿筹资约40亿元。

这笔抵押周期预计3年,期间远洋集团所持50%股权的分红将交给债权人。回购条款包括3年后赎回,以及如果远洋无法赎回,拥有项目另外50%股权的太古地产,将拥有优先收购权。

除了大股东的中国人寿的鼎力相助,远洋集团背后还由另一个输血大佬,平安集团。

6月14日,远洋集团将北京丰台丽泽商务区的远洋锐中心项目21%股权,以50.15亿元的价格,出售给项目合作方,中国平安旗下深圳市平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。

加上最近的交易,远洋集团今年以来,公开的卖资产金额为82.48亿元,股权质押40亿元,合计122.48亿元。其中,仅大股东中国人寿一家,便输血72.33亿元。

步子迈的过大

然而,即便背靠着中国人寿这棵大树,也不能彻底解决远洋系当下的困局。

截至今年6月底,远洋集团账面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,只剩下146.2亿元。而同期其短期借款,高达182.2亿元。

巨大的资金缺口,只能导致其不断地出售资产,便于回血。而这一切,都是因其没有看清形式,自以为抄底的逆势扩张所至。

尤其与红星美凯龙的世纪大交易,在市场引发广泛的关注。

2021年3月28日,远洋资本战略入股红星企发获得18%股权,股权转让对价为人民币10.3亿元;6月2日,以约23.12亿元收购红星美凯龙旗下7家物流子公司全部股权和债券;7月18日,远洋集团、远洋资本与红星控股正式签署协议,获取红星地产70%股权。

不到4个月时间,远洋系在红星地产身上豪掷40亿元。

紧接着,8月18日,远洋资本对中国华融进行了战略投资被否认;10月,收购了新加坡大信商用信托管理有限公司70%股份。

除了大肆收购之外,远洋资本还发起成立了4亿美元物流地产私募基金,以及6亿美元的地产特殊机会基金。

然而,步子迈的太大,加之去年10月份开始,市场行情急转而下,远洋集团的逆势扩张戛然而止。

去年10月,资金吃紧的远洋集团,以64.15亿元的价格,重组了北京朝阳东三环商务中心核心区Z6地块等两个项目,该地块为CBD正在兴建的甲级办公楼。

至此,不到一年时间,远洋集团走完了由“买买买”,到“卖卖卖”的全部路程。

本想逆势抄底,无奈被市场所套。

一损俱损

远洋集团2021年的成绩是,有息债务926亿元,同比2020年增长了103亿元,增幅12.5%。

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减少的幅度达44.7%,从上一年的391.29亿元降到了216.55亿元。这将将能覆盖其186.68亿元的短期负债。

而作为远洋集团旗下“五元业务”之一,远洋资本为远洋集团多元协同业务中的重要一环。2021年实现营收16.52亿元,实现归母净利润4.25亿元,同比下滑34.84%。

时间来到2022年,整个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至暗时刻,远洋集团概莫能外。

自3月底开始,远洋集团旗下多只债券出现异常波动,开始剧烈跌幅。为了稳定市场情绪,6月份,远洋集团提前偿还了“21前海致远ABN”和“致远2优”两笔ABS债券,总金额约为8.75亿元

但此时的市场,早已风声鹤唳。

8月29日,澳门国际银行向SINOCL 6.25 06/23/22债券,联席账簿管理人发送的函件显示,远洋资本控股未能按期偿还2000万美元银行贷款,已构成违约,并触发5亿美元债项下违约事件。

9月29日,远洋资本对旗下债券“远洋资本6% N20221025”进行展期,该票据本息合计3.61亿美元。10月12日,远洋资本开始发起同意征求。

而不断出售资产的远洋集团,也难掩销售端疲软。2022年前9个月,远洋集团累计协议销售额约691.6亿元,同比下跌22.7%;上半年,远洋集团全面亏损10.87亿元。

远洋资本披露数据显示,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.49亿元,同比下滑69.7%;实现归母净利润1.52亿元,同比下滑60.06%。

在远洋集团中期业绩会上,其一番表态颇让人回味。

远洋集团称,远洋资本只是持股49%的联营公司,其债务不会影响远洋集团的偿债、融资能力。

此番表态像是在做切割,但它又同时表示,作为股东之一,将持续关注远洋资本的债务状况,并履行股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。

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


温馨提示:本文著作权,归房财经所有;转载、摘录请注明出处。更多精彩文章,请在百度上搜索“房财经”。联系方式23012058@qq.com
关键字: 远洋集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