@房财经 王哲
热闹过后归于现实。
11月18日,本周股市的最后一个交易日。房地产企业在迎来一周的疯涨之后,回归正常。
除了有限的几只微涨外,港股内房股又开始大面积集体飘绿。
弘阳地产跌12.5%,每股0.49港元;德信中国跌9.38%,每股0.87港元;中梁控股跌8.57%,每股0.64港元;宝龙地产跌7.69%,每股1.08港元;碧桂园跌6.45%,每股2.61港元……
更有甚者,大发地产跌10.08%,报0.116港元/股,总市值跌破1亿港元大关,为9553.03万港元。从年初至今,它的市值跌去了97.48%。
不远的过去,一个上市房企的市值还能勉强买块地。现在,只能在一线城市买个大别墅了。
这一切,是在“第二支箭”和“金融16条”这种史诗级救市政策,力度仍在持续的背景下,发生的。
在此轮的政策春风下,与其他同行不一样的是,宇宙第一房企碧桂园做了一个聪明选择。它没有搭“第二支箭”进行债券融资,而是直奔尚未正式出台的“第三支箭”股权融资而去。
杨国强这步棋下的可谓“快、准、稳”,碧桂园成了过去一周房企中,获得最大实惠的那一个。
10月31日收盘,碧桂园1.01港元/股,为有史以来最低价。进入11月,开始反弹。
奇迹从11月9日开始,在政策的刺激下,其股票一路上涨。至11月14日,最高冲上3.48港元/股。
从11月初开始的两周时间,碧桂园股价飙升226%。此时包括龙湖、新城控股、美的置业等房企,均在筹划增信融资。
11月15日开盘前,碧桂园发布公告,与配售代理签订配售协议,认购共计14.63亿股股份,占已发行股本约6%,价格为2.68港元/股,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39.21亿港元,净额约38.72亿港元。
与11月14日收盘价3.26港元/股相比,碧桂园此次打折配售的折扣为17.79%。
表面看还不错,投资者不亏。但要知道,碧桂园11月14日的股价,是自8月份以来的最高价。
15日上午,开盘后碧桂园股价即下跌,一度超过13%。但在整体市场舆论向好的气氛烘托下,收盘时股价报3.2港元/股,较14日微跌1.84%。
另一个火速配股的雅居乐就没这么幸运了。它在16日宣布配售股票后,至收盘当天股价狂跌23.3%,报2.5港元/股,当日便跌破2.68港元/股的配股价。
仅站在碧桂园的立场而言,不得不说,农民出身的杨国强,此波操作非常漂亮,让外界再次领略到了他独有的“农民式智慧”。
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内,瞅准最高点果断出手。没有产生任何利息,也没有拿出任何资产抵押,只是在稍微摊薄总股本的情况下,碧桂园便将38.72亿港元收入囊中。
但市场总有清醒的时候,随着热度的渐渐散去,截至11月18日收盘,碧桂园股价回落至2.61港元/股。
四天时间,也跌破了配股价。
但无论如何,在过去一周内不断利好政策的出台,已经让民营开发商,感受到了刺骨寒冷中的一丝暖意。它们中的些许,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。
而针对民营房企政策层面的救市,还在持续向好。
11月18日,证监会就《关于神话公司债券注册制改革的指导一件(征求意见稿)》,公开征求意见。其中再次强调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债券融资需求,提升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的可得性和便利性。
经历了漫长的多维度深入打击后,绝大多数民营房企早已气若游丝。此时政策层面的利药下肚,命尚可续,但要真正恢复元气活过来,需要较长一段时间。
融资端的药下得再猛,终归是债,迟早得还。而真正治本的销售,何时才能有起色呢?
北京的这个周末,除了超市便利店等必需的便民场所外,餐饮等其他公众场合,许多又不让堂食。因为疫情又到了攻坚阶段。
这种现实下,民营房企该如何充分借用好当下政策利好的窗口期,争取更多口粮,续命活下去,成了当务之急。
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一步,可预见的未来,民营房企或将出现冰火两重天。抓住政策绳子的活下去,不折腾且家底不厚的,怕是只能听天由命了。
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,对现在的地产行业而言,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处于挨饿状态,光哭怕已解决不了太大问题,还得看谁既会哭又能跑的快。
肉,永远只给少数人准备。慢了,骨渣都没有。
在这方面,碧桂园再次做了一回示范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