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C端顶部LOGO

万亿资金入场,杨国强矮了郁亮一头

房财经 ·

2022/11/26 10:08

阅读:

评论: 0

@房财经网胡海波

那个经常喊狼来的孩子,领到了最多的红包。

近日,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、工商银行、农业银行、交通银行、邮储银行集体为17家房企开出大额授信,已公布的意向性授信额度超过1.2万亿元。

这份名单里,万科成为最受欢迎房企。前几天,万科已经和上述的六大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协议,累计获得授信额度逾3000亿元,包括中行1000亿元、交行1000亿元和邮储1000亿元。

授信不等于真正融资额。万科称,申请新增三年不超过500亿元融资授权。

幸运者还如:中海发展、华润置地、龙湖集团、金地集团、美的置业、新城控股、绿城中国、碧桂园集团、金辉集团、首开集团、越秀地产、合生创展、华侨城、中交建、招商蛇口和大华集团等。

而恒大地产,泰禾集团、中南建设、世茂集团、中梁控股、华夏幸福、佳兆业等出险企业,没有身影。

银行是那种嫌贫爱富的典型。给企业放贷是银行的业务,并不是施舍。在年景好的时候,站在地产商门口排队的,主要是它们。

地产下行,银行其实也愁。现在,机会来了,先挑肥拣瘦一番。

万科领衔授信榜

熬了一年半年,靴子终于落地。

11月23日晚间,被称为“金融16条”的《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》正式印发。之前,网上已经流出这个版本,导致地产股、物管股应声而涨。

掌声热烈而持久。这是地产圈久违的利好。

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,银保监会股份制银行部第一时间督促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加快贯彻落实各项政策要求。

中行、建行、工行、农行、交行和邮储六大银行率先响应,向华润置地、中海、越秀、万科、龙湖、金地、碧桂园等17家地产商倾斜,一共1.2万亿元授信额。其中,这六家银行释放的额度,都有万科的份。

这份名单,相信是经过这些银行仔细斟酌的。能登上这个榜单,相当于有了信用背书。这个年代,信用最为宝贵。那些暴雷的企业,本质是信用的崩塌。

交通银行的反应速度最快。11月23日早上,交行宣布与万科、美的置业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。根据协议,交行将为万科提供1000亿元意向性综合授信额度,并提供多元化融资服务,包括但不限于房地产开发贷款、个人住房按揭贷款、并购贷款、保函、供应链融资、债券投资等。

中国银行、农业银行紧随其后。中行与万科签署《战略合作协议》,提供不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意向性授信额度。农行宣布与万科等5家房企举行银企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,围绕商品房、保障房、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,进一步加深合作,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。

11月24日,工行、建行、邮储拿出了更大的诚意。工行与万科、金地、碧桂园等12家全国性房地产企业,以总对总方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提供意向性融资总额达6550亿元。建行邀请88家房地产和住房租赁企业,召开房地产市场形势展望暨住房租赁基金交流会,与8家房企签署合作协议。邮储向5家房企提供意向性融资总额2800亿元,万科获得1000亿元。

除此之外,万科还向交易商协会表达了280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意向。

这场金融机构放闸,万科拔得头筹。但这不是免费的午餐,表示三年内新增不超过人民币500亿元的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。

碧桂园的失落

相比万科的风光,碧桂园有点失落。虽然它的意向授信额度仅次于万科,约1500亿元。

但别忘了,碧桂园是一颗巨大的雷,其总负债仅次于恒大集团,逼近1.6万亿元,这还不包括表外债。当然了,万科的负债也高达1.4万亿元,绿地控股负债1.18万亿,保利发展负债1.13万亿。

甚至没等授信额下来,碧桂园已经绷不住了。

11月15日开盘前,碧桂园发布公告,与配售代理签订配售协议,认购共计14.63亿股股份,占已发行股本约6%,价格为2.68港元/股,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39.21亿港元,净额约38.72亿港元。

与11月14日收盘价3.26港元/股相比,碧桂园此次打折配售的折扣为17.79%。从这看出,碧桂园急需资金输血。

今年上半年,碧桂园营业收入1623.63亿元,同比上年同期2349.3亿元,下滑30.89%。它的毛利润为172.1亿元,同比跌62.82%;净利润为19.1亿元,同比跌90.49%; 归母净利润为6.12亿元,同比暴跌95.92%;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为49.1亿元,同比跌67.73%。

前10个月,碧桂园的权益合约销售金额3094.2亿元,较上年同期4940亿元,下滑44.11%。

在《2022年胡润百富榜》中,杨惠妍成了女富豪中受伤“最惨”的人,她的财富在过去一年内大幅缩水59%。2022年,杨惠妍的财富值为750亿元,相比2021年1850亿元,蒸发1100亿元;其富豪榜上的排名,也从2021年第11位,滑落至47位。

碧桂园还隐藏着巨大的表外债。通过荣跃管理旗下的五支有私募基金,总注册资本高达1389.64亿元。但颇为蹊跷的是,这些注册资本百亿以上的合伙企业,并无对外的实际投资。

在这五支基金里,碧桂园都是二股东,大股东荣跃管理受吴业能控制,三股东是掏钱的金主,四股东一般是执行事务合伙人。

没有对外投资,那五支基金的近1400亿元资金去哪儿了?

或许,正因为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,让银行没有给碧桂园大规模放闸,加上此前被下调至垃圾级的评级风波,银行们显然迟疑了。

饱汉不知饿汉饥

银行给出3000多亿授信,万科只取不到六分之一。

这是典型的饱汉不知饿汉饥。

拿出险企业佳兆业举例子,仅理财产品兑付危机,就够头疼的,只能那实物去还钱。没有银行愿意伸手。

今年11月14日,佳兆业发布《关于调整锦恒财富产品兑付方案的公告》,此次调整后的方案将实施多元化的兑付方式,其中提出针对兑付范围内所有财富产品均按照每人每月人民币1万元本金兑付;同时推出非现金方式兑付方案,抵债资产以国内住宅、别墅、商铺为主,另外加上相关债权资产包等收益权为补充。

一年前,由佳兆业集团担保、锦恒财富发行的理财产品出现兑付危机,据消息称,锦恒财富的理财产品规模预计为127亿元。

当时,为了完成产品的兑付,佳兆业表示,针对投资人到期的本金,到期当月兑付10%,此后每3个月兑付10%;针对投资人的利息,本金到期前不付息,随本金一起。

该兑付方案实施了仅1年时间,佳兆业没有现金给了。

另外,中梁控股也非常不幸运,不但没能等来银行的甘霖雨露,反而还遭遇银行的清盘呈请。

建设银行(亚洲)股份有限公司却因为中梁控股未能偿还一笔今年5月份到期的1865万美元票据,向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提交呈请:

有句至理名言,伟大是熬出来的。

看到今日之局面,一批熬到现在还未出险的房企,等来了救星,融创老板孙宏斌、新力老板张园林、上坤老板朱静、中南建设老板陈锦石、弘阳地产老板曾焕沙等,一大串名单,会作何感想?

想当初为何不能再撑一撑。

有的老板为了保交楼、保员工工资,故意不还美元债。美元债是信用债,确实可以不用还,一个愿赌,一个愿挨,只能说投资人阳光不佳。但信用一旦失分,也会登上内地银行的黑名单。

估计,一批躺倒的房企老板,肠气已经悔青了。

20多年来,房地产行业周期一轮又一轮,这一次,会是一次大洗牌。谁在坚持,谁在投机,银行们已经看得很清楚。


温馨提示:本文著作权,归房财经所有;转载、摘录请注明出处。更多精彩文章,请在百度上搜索“房财经”。联系方式23012058@qq.com
关键字: 碧桂园